当前位置:免联考 > 免联考资讯 > 正文内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报考条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职研究生招收具备基本条件且学业水平达到要求的人员,针对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管理类专业的,还需达到相应的工作年限要求。报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条件具体如下:

基本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学业水平

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考试的考生须符合下列学业水平条件之一:

1、已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截止到网上确认前须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可查询本科毕业的学历信息或持有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2、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网络教育和国(境)外高校就读届时可毕业的本科生,必须在录取当年入学报到前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3、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

4、已经获得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即网上确认前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结果为本科结业),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满2年(从获得国家承认学历的高职高专毕业证书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考生可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条件为在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辅修过所报考专业本科的全部主干课程(需加盖辅修学校教务处公章)、在所报考专业领域的有关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过1篇(含)以上文章。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网上确认时应提交在读学校研究生培养管理部门同意报考的函件(有工作人员签字、联系方式、部门盖章的原件),否则不予确认。

工作经验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考生可报考北航非全日制研究生工商管理或其它管理招生专业:

1、国家承认本科学历的毕业生,大学本科毕业后工作3年(含)以上。

2、获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或大学本科结业后有5年(含)以上工作经验。

3、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含)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自获得毕业证/学位证起至北航确定的新生录取入学之日累计工作经验达到相应的年限要求。

专业背景

针对报考北航非全日制研究生法律(法学)、法律(非法学)的考生,符合基本条件和学业水平要求的同时前置专业须与报考专业一致。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可报考法律(法学),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以及获得法学第二学士学位的人员可以报考。

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须报考法律(非法学)。

相关文章

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含金量哪个高

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含金量哪个高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定义全日制研究生是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经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录取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大学或者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的年限内全...

奥特根腾格尔大学留学优势有哪些?

奥特根腾格尔大学留学优势有哪些?

奥特根腾格尔大学留学优势:中蒙学历互认、留学费用低廉、文凭含金量高、就业前景光明录取形式:申请考核制专升本招生专业:学前教育硕士招生专业:教育学、教育学(艺术教育)、人力资源管理、法学留学层次及条件:...

2023硕博留学雅典耀大学怎么样?

2023硕博留学雅典耀大学怎么样?

雅典耀大学(AteneodeManilaUniversity)是菲律宾一所始建于1859年的私立大学,是亚洲地区第二古老的耶稣会管理的高等学府。QuacquarelliSymonds在2022年世界大...

在职人员如何获得研究生学历

在职人员如何获得研究生学历

一、非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全国联考),具有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的研究生教育资格,获得普通高等教育研究生身份,在基本学习年限或学校灵活时间学习,获得普通高等教育研...

报考华东理工大学EMBA有哪些条件?

报考华东理工大学EMBA有哪些条件?

目前报考EMBA的学员越来越多,因此华东理工大学也开始了招生,那么有的学员就会关心华东理工大学EMBA有哪些报考条件,下面就来介绍。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新加坡国立大学硕士读几年?学费多少?

新加坡国立大学硕士读几年?学费多少?

为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和商学院于2010年成立了高级公共行政管理硕士,以满足中国和中国许多管理领导和管理人才的学习需求。(MPAM)学位课程。自2020年以来,MPAM该课程由李光耀公共政策...